由河北省科协调研宣传部主导组织的京津冀科协工作深度融合研讨会,于2017年4月27日在河北雄安新区召开。与会人员紧紧围绕抓住雄安新区设立的历史契机,就推动三地科协工作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会议产生了六大建议成果。这些成果将分别由与会者向所属党组提出决策建议。
中国科协调宣部领导和有关处室的处长、京津冀科协主管调研宣传工作的领导和调宣部部长、保定市科协和雄安新区科协的领导和有关人员、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有关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身处雄安新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要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会人员就科协工作如何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争先发言,经过大家讨论,形成以下六点建议成果:
1、建议在河北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议由中国科协牵头,按照“小核心、大外围”的原则,组织成立全国学会和京津冀学会高层次人才的联合智库,打造中国科协北方智库的旗舰,不仅提供决策建议、还要提供产业技术的支撑,形成“硬”、“软”智库平台,联合全国智库优势,为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打造科协工作的品牌和事业发展的引擎。
2、支持河北省科协建立科协会士制度。支持和鼓励河北省科协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探索地方科协组织体制和联系科技工作者方式的改革。中国科协改革工作办公室将河北省科协作为会士制度全国改革试点,北京、天津科协积极为河北举荐会士人选,支持河北在5月30日第一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建立第一批科协会士。
3、一致同意以学会融合为切入点加强科协工作的融合发展。学会有丰富的人才和智力资源,相对于科协组织的其他资源来讲,没有过多的区域和行政限制,融合发展易操作。通过促进学会融合来推动实现京津冀区域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和科技智力资源的共享,效果会更好、更突出。学会组织融合,可有效扩大京津冀学会工作的视野和空间。会员互认,有利于推动智力资源“柔性”流动。学术互动,可有利于着力解决三地共同关心的科技问题,如大气环境、水资源利用等。服务互享,能使会员在三地都能享受到科协组织的服务。信息互通,可有效提高学会工作的协调性,形成工作合力。
4、建议推动三地学会成立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立足雄安新区发展战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交通、大数据、文化创意、健康、绿色食品等产业,由全国学会联合京津冀学会建设一批产学研结合、军民融合、多种所有制混合的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京津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企业和产业园区的新型战略协作联系,打通创新要素便利流动的渠道,使其成为科研与产业衔接、成果快速转化的主要载体,充分释放区域科技的创新潜能,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5、建议联合开展“建家”活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京津冀科协联合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是大势所趋。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雄安新区的建立,北京、天津的企业会大量转移到河北,大批科技人员也随之而来。搞好对科技工作者的异地服务,就需要京津冀三地科协加强合作。重点是有关科技工作者的政策服务和生产、生活服务,在推进科技工作者服务均等化上下功夫。要着力建立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推动三地科技工作者信息资源的互通。要重视实体型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让科技工作者享受到具体 |